首页 资讯 正文
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3日)

体育正文 39 0
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3日)
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3日)

网传“广西(guǎngxī)隆林洪灾造成12人死亡”“广西隆林洪灾山体滑坡目前3人死亡”均(jūn)为不实信息

详情:7月(yuè)3日(rì)(rì),有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(fābù)视频称“广西隆林洪灾造成12人死亡”“2025年7月1日,广西隆林洪灾山体滑坡(huápō),给当地灾区人民带来(dàilái)深重的灾难,目前3人死亡,1人受伤”,引发关注。经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核实,上述信息系谣言。6月30日至7月1日的强降雨造成隆林7条街道被淹、5处内涝,冲毁道路36.17公里(gōnglǐ),600余户房屋受损,紧急转移避险(bìxiǎn)476人,但并无人员伤亡。目前,全县灾后恢复工作有序展开。(来源:“广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”微信公众号)

广东省教育考试院、东莞市教育局通报(tōngbào)东莞中考(zhōngkǎo)数学科目不存在考前试题泄露情况

详情:6月(yuè)30日,2025年东莞中考(zhōngkǎo)开考。7月1日下午数学(shùxué)科目考试结束后,有网民发布(fābù)“东莞市某校冲刺考前强化训练试卷(shìjuàn)”,并(bìng)反映与中考数学科目试卷高度雷同,网上随之出现“疑似数学科目泄题”“东莞中考数学重考”等信息。经核查,上述信息系谣言。广东省教育考试院、东莞市教育局发布通报(tōngbào)表示,广东省中考命题教师均经严格遴选审查后从高校及各地市抽调,入闱命题各环节管理严密,试卷安全保密工作扎实,不存在考前试题泄露情况。经东莞市教育局排查,东莞市辖区内初中学校均未(wèi)使用过网络(wǎngluò)发布的“冲刺考前强化训练试卷”;未发现东莞组考过程存在泄题情况。(来源:“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”微信(wēixìn)公众号)

北京(běijīng)也出现“回南天”?专家:并不算是

详情:近日,北京阴雨天气频繁(pínfán),网民发布的照片显示,地铁步行通道的墙壁、地板上凝结出水珠,很像南方潮湿的“回南天”,#北京回南天#话题冲上热(rè)搜(sōu)。

气象专家表示,近期北京湿度确实比常年同期大,但这并不算是“回南天”。所谓“回南天”,是指每年2至4月出现(chūxiàn)在华南、东南沿海(如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海南)等地,“先冷后暖”导致的(de)水珠挂壁(guàbì)现象(xiànxiàng)。冬末春初,南下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,从南海吹来(chuīlái)的暖湿气流开始增强。冷空气影响时,室内(shìnèi)墙面、地板、物品等温度下降,而冷空气过后,暖湿气流上来,遇到(yùdào)回温滞后、偏冷(piānlěng)的墙面、地板等的表面,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出水珠,形成明显的“回南天”现象。严格来说,北京前期没有冷空气导致的气温下降,因此不算“回南天”。(来源:“北京新闻广播”微信公众号(hào))

通 报 公安机关公布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8起典型(diǎnxíng)案例

详情(xiángqíng):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,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,重拳打击编造传播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(huódòng)。近日,公安部公布8起(qǐ)典型(diǎnxíng)案例。

案例一:孙某自导自演“百万粉丝网(fěnsīwǎng)红谎称本人(běnrén)遭勒索后自杀”网络谣言案。

案例二:陈某编造传播“在工商银行购买的(de)金条剪开发现(fāxiàn)杂质”网络谣言案。

案例三:孔某芳编造传播“河南(hénán)博物馆买讲解保进馆”网络谣言案。

案(àn)例四:祁某伟编造传播“大同(dàtóng)的黄花地被大面积毁掉,相关人员套取现金”网络谣言案。

案(àn)例五:王某建编造传播“山西档案馆高薪急聘档案录入员(lùrùyuán)”网络谣言案。

案例六:朱某编造传播“安徽含山一河道将泄洪”网络谣言(yáoyán)案。

案例七:肖某福等人编造(biānzào)传播“河南一地大批人员聚集河流摸金摸铜钱(tóngqián)”网络谣言案。

案例(ànlì)八:狄某奇编造传播“山东一女子向丈夫索要(suǒyào)5元买早餐遭拒后轻生”网络谣言案。

以上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相应(xiāngyìng)法律责任。(来源:“公安部(gōngānbù)网安局”微信公众号)

详情(xiángqíng):公安机关公布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8起典型案例

来源(láiyuán):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
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3日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